雷竞技官网 雷竞技RAYBET这些五邑地道美食藏着浓浓的年味!

  行业动态     |      2022-09-03 21:34

  “碌鹅碌鹅,好福又好禄!”每到春节,恩平家家户户雷竞技官网 雷竞技APP都会“碌鹅”,无论走到哪里,空气中都飘着一股浓郁的焖鹅香味,年味十足。

  “碌鹅”就是恩平特色焖鹅,很多人听到“碌鹅”还以为是“卤鹅”,实则不然。“碌”在恩平话中是转动、滚动的意思,“碌鹅”就是将鹅在酱汁中不断转动至入味并进行焖煮。在恩平,过年必须要有一道传统焖鹅,这个年才算是完整的。

  除夕当天,气温不到10℃,甚至有毛毛细雨。尽管寒气逼人,但行走在恩平街头巷尾,依然可以看到有市民在门口搭起炉灶焖鹅。“柴火焖出来的鹅才够味道,厨房里的煤气炉火候不够,焖鹅始终差点意思。”上午10时,市民郑凤珍已经处理好光鹅,准备放入锅中烹煮。

  雷竞技官网 雷竞技RAYBET

雷竞技官网 雷竞技RAYBET这些五邑地道美食藏着浓浓的年味!(图1)

  “入锅前要用盐薄薄地抹匀鹅身,这样才会更入味。”郑凤珍一边为记者介绍焖鹅的做法,一边将姜葱投入油锅中爆香。接下来,就开始“碌鹅”。“锅里一定要够油,还要时不时地将鹅翻过来,尽量让整只鹅都煎到金黄,这样做出来的鹅才会漂亮。”

  20分钟不到,锅里的鹅已经呈现出金黄的颜色,非常诱人。这时,郑凤珍将鹅从锅中盛起,将事先调好的酱汁抹遍整只鹅。之后,郑凤珍将鹅重新放入锅中,并将余下的酱料全部倒入锅中,酱料要没过鹅的三分之一处。同时入锅的还有鹅的内脏和恩平本地茨菇。恩平话中“茨”与“时”同音,过年时恩平家家户户焖鹅时都会加入茨菇,寓意“时来运转”。郑凤珍一边轻轻转动鹅以防变焦,一边将锅中沸腾着的酱汁重复淋到鹅身上,让鹅更好地吸收酱汁。

  不到1小时,锅里已经传来浓郁的焖鹅香味。这时的鹅已经完全收汁,色香味俱全。“真香!每年新年,我就馋我妈亲手煮的焖鹅,这才是新年的味道!”阵阵飘香让在一旁贴春联、挂门桔的梁捷豪不禁停下手中的活,凑到大锅这儿来。听到儿子的赞扬,忙碌了一早上的郑凤珍笑意盈盈。

  大年初一中午,当大部分恩平市民已经带上家人出发“行大运”时,身在哥斯达黎加的伍丽英在朋友圈上传了她们的年夜饭,一道成人的恩平焖鹅成了图片中的焦点。发出后不久,伍丽英陆续收到了国内亲戚朋友的点赞和祝福,同在哥斯达黎加的侄子还留下了评论:“恩平焖鹅,正!”

  这是伍丽英在哥斯达黎加度过的第10个春节。伍丽英一家四口在当地经营着一家小餐馆,每年除夕,伍丽英都会提前结束营业,张罗年夜饭。但即便如此,到吃上年夜饭时已将近晚上10时。“我们吃完年夜饭已经差不多到跨年了。”伍丽英说。

  “在国外,新年的气氛肯定不如家乡,不过这边恩平乡亲也很多,除夕时如果在街上闻到焖鹅的味道,就知道这条街上肯定住着我们的老乡,这味道格外亲切,这也是我们感受到的最惊喜的年味。”伍丽英告诉记者,每年就算再忙,年夜饭也不能随便应付,必须要有鸡有鹅,还有寓意节节高的竹笋,寓意年年有余的鲤鱼,寓意生财的生菜。“年夜饭最受欢迎的还是焖鹅,一道传统焖鹅,让我们的年味更浓,这是家乡的味道,我们难以忘怀。”伍丽英说。

  在鹤山沙坪及附近的镇(街),人们有着除夕这天中午“食糍汤”的习俗。在鹤山,糍汤不仅是这天中午餐桌上的必备美食,更是无数鹤山人记忆中“飘香”的年味,是念念不忘的家乡味道。

  糍汤,即用糍必做的汤。旧时食物匮乏,在除夕这天,人们白天会准备祭祀用的鸡鹅鸭,因为不舍得浪费烹煮鸡鹅鸭后剩余的汤汁,故用糍必、鸡杂、鹅杂、鸡蛋、蒜苗等食材煮成糍汤,吃的时候再加上姜、葱、酱油、胡椒面等佐料,味道浓香鲜美。“食糍汤”,寓意着过肥年,来年家肥屋润,生活美满。

雷竞技官网 雷竞技RAYBET这些五邑地道美食藏着浓浓的年味!(图2)

  雷竞技官网 雷竞技RAYBET

  糍必因鹤山市各镇(街)人民的方言发音不同,又称“齐必”“提必”,其名字中的“糍”在鹤山部分方言中和“齐”同音,寓意着“整整齐齐”,而名字中的“必”是细小的意思。值得一提的是,在古劳镇方言中“汤”和“康”同音,因此糍汤也称“糍康”“齐康”,“康”包含着“健康吉祥”的美好寓意。

  日前,记者来到江门市乡村工匠烹饪工程师易兆林的店里,他正在制作美味的糍汤。据介绍,糍必是一种用粘米粉做成的粉条,形状幼圆细长,呈米白色。如今市场上的糍必大部分是提前做好的,制作时首先用粘米粉加热水调成米糊,然后蒸熟米糊,稍晾凉后,手工搓成长条,晒干或烘干备用,吃的时候提前一晚泡发即可。每当春节来临之际,家家户户都会做糍必,在易兆林看来,“糍必是鹤山人过年前馈赠亲友的最好礼品”。

  随着年龄增长,对易兆林来说,糍汤承载着满满的儿时记忆。易兆林回忆,小时候每到除夕这天,母亲总会早早地起来准备祭祀的鸡鹅,到了中午,就把提前泡发好的糍必搭配鸡杂鹅杂、鸡蛋、蒜苗和鲜美的汤汁煮成糍汤。易兆林感叹道:“随着社会发展,食物越来越丰富了,但小时候只有除夕这天才有机会吃到这么美味的糍汤,因此每次看到糍汤,我总会想起母亲勤劳的身影和儿时记忆中的味道。”

  在鹤山,糍汤不仅是本地餐桌上的美食,也是海外游子美味的乡愁。在易兆林的店里有一幅《凭君传语报平安》的画作,作者李文元将古劳水乡的石板桥、青砖灰瓦屋等元素融入画中,用外域的品种黄花风铃,代表了鹤山人离开家乡,到国外打拼事业的场景。许多海外游子来到店里看到这幅画作,触发故乡情怀,怀念起儿时糍汤的味道,受此启发,易兆林决定将糍汤经营传承下去。“作为一名餐饮业的经营者、乡村工匠,我们要将鹤山的传统美食进行挖掘和传承,这是我的心愿。”易兆林说。

  说起新会贺年美食,大鳌的大水榄一定不能缺席。近日,在大鳌镇东风村村民黄七梅家中,东风村“两委”干部、志愿者等合力制作水乡传统美食——大水榄。

  制作现场众人分工合作,有人负责和面,有人负责包馅,大家聚首一堂闲话家常,有说有笑,暖意融融。据介绍,大水榄外皮由糯米粉制成,内馅多为黄糖,形状就像一个“加大码汤圆”,接近成年人一个拳头的大小。大水榄寓意着圆满和甜蜜,由于意头好,是春节期间大鳌家家户户必备的贺年美食。

雷竞技官网 雷竞技RAYBET这些五邑地道美食藏着浓浓的年味!(图3)

  经过大家一番努力,“白白胖胖”的大水榄摆满了多个蒸盘,然后用柴火隔水蒸15—20分钟。最后在食用前撒上由花生、椰丝和白糖制成的拌料,令口感更加丰富。新鲜出锅的大水榄冒着热气,一口下去立即驱走寒意。大水榄的外皮绵软弹牙,带着浓浓的米香味,馅料清甜可口,现场的孩子们吃过后直竖大拇指。

雷竞技官网 雷竞技RAYBET这些五邑地道美食藏着浓浓的年味!(图4)

  志愿者们将做好的大水榄打包分装,送到村民家中,一起分享这种水乡传统美食,感受浓浓的春节气氛。据了解,春节期间,大鳌镇组织留在新会过年的中集集团员工一起制作大水榄,传承水乡特色传统文化。“这种大水榄的制作很有意思,大家聚在一起很热闹,这样才有年味嘛。”中集集团员工陈先生说。

  热气腾腾的红烧鱼象征着年年有余,皮滑肉嫩的白切鸡摆在饭桌正中间,供奉财神的“发财汤”也必不可少……一桌丰盛可口的年夜饭,最能抚慰海外游子“舌尖上的乡愁”。

  今年除夕,旅居南美的委内瑞拉江门五邑青年联合会总会长、委内瑞拉华侨福利会主席李国忠精心准备了丰盛而充满“江门味”的年夜饭,邀请同在国外的亲戚来到家中一起跨年。对他而言,年夜饭吃的不仅是美食,更是团圆心安。

雷竞技官网 雷竞技RAYBET这些五邑地道美食藏着浓浓的年味!(图5)

  “因为疫情,已经很长时间没办法回国陪伴国内的亲人了。”李国忠说,吃年夜饭时,他拨通了视频电话联系在国内的亲人,通过网络进行“云拜年”。“委内瑞拉的除夕夜正是国内大年初一的早上,大家互相祝福并说声新年快乐,聊聊雷竞技官网 雷竞技APP近况,以解乡愁。”

  据悉,以前没有疫情时,李国忠所在地区的华人会馆总会在年前组织一次春节晚会,晚会上不仅有各种家乡的美食,还有由侨胞表演的舞龙舞狮等节目。如今受疫情影响,这些活动都停办了。

  每逢春节到来之际,李国忠都会在家门口贴上一副新的春联,今年他更是准备了许多充满“中国元素”的新年装饰布置在屋内屋外,如在屋内的墙面贴上“福”字,屋外的树枝上挂起红灯笼。“可惜这里买不到金桔,如果是在国内的话,我还会买上几盆金桔放在家门口。”他笑着说。

  除了准备年夜饭外,李国忠一家在海外依旧延续着家乡的习惯,比如给孩子们发压岁钱,在大年初一的早晨进行拜神祭祖仪式,提前准备好烧猪、鸡以及“发财汤”等供品。

  “防疫不像日常社区工作,可以等到明天再去做,每次接到排查线小时内完成核酸采样。”作为“三人小组”成员、会城街道民和社区工作人员林国源对记者说。

  除夕当天,林国源值班。当天晚上他就接到指示,要连夜对近14天以来深圳来(返)新会人员进行排查,安排上门核酸采样及落实对应健康管理措施。2月1日至2日又增加了对东莞、惠州、梅州、云浮等地来(返)新会人员的排查工作。自1月31日至今,民和社区已排查上述地区来新会的人员15人,严格按照上级要求,落实做好相关防控措施。

 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,社区是第一道防线。在充分考虑社区网格化精准排查管控的需求,及各个工种在疫情防控中的职能搭配后,我市组建起抗疫的移动“战斗堡垒”——“三人小组”。其中,基层医疗机构人员具备医疗卫生专业知识,居委会干部熟悉情况,而社区民警具有执法权。“三人小组”成员角色分明,积极配合。

  “今年以来最紧张的是中山、珠海发现确诊病例的时候,这两地都与新会紧挨着,每天都要赶着给相关人员做核酸采样,整个社区有100多条线索。”民和社区党总支书记陈振勤表示,各种突发任务不期而至,有时夜晚出动,往往一干就到凌晨。

  民和社区参加“三人小组”的社区工作人员共6人,负责管理辖区的16000多名居民,每位工作人员都肩负着沉甸甸的责任。

  通过构建如民和社区“三人小组”这样的一个个移动“战斗堡垒”,我市实现了网格化精准排查管控。“我们做好服务,大家做足防护,安心过个安全美满的春节,这是我们最大的心愿。”陈振勤说。

  新春佳节,走进开平市塘口镇强亚村,记者看到,家家户户门前都贴上了崭新的春联,耳边偶尔传来的爆竹声为这条华侨村落添上了浓浓的年味。除了村里传统的年味,为碉楼、乡间民宿等慕名而来的游客,也展现出强亚村别样的新春气氛。“以前过年,村民们都喜欢出村游玩,现在过年,不仅村民们喜欢留在村里,各地游客也都爱到我们村走走。”强亚村党支部书记、村委会主任方华仰告诉记者。

  方华仰向记者介绍,村里仍保持着传统的年俗。“就像年初二,凌晨3时多,家家户户就开始到驸马方公祠祭祖,然后燃放爆竹,祈求新的一年顺顺利利。”方华仰说。据了解,驸马方公祠位于强亚村下辖的庙边村,距今已有360多年,这一传统建筑建造精美,承载着强亚村源远流长的人文历史。

  雷竞技官网 雷竞技RAYBET

  此外,每逢过年,强亚村家家户户都会制作家糍。方华仰介绍:“关于家糍的由来,有一种说法是,以前华侨坐船出国淘金,一方面路途遥远需要带着食物充饥,一方面出门在外仍想吃到家乡的味道,于是就用家乡的农作物做成家糍带出门。”

  强亚村是远近闻名的美丽侨村,海外侨胞多达4300多人,侨胞分布在30多个国家和地区。村里侨文化浓厚,完好保存了一批华侨建筑,世界文化遗产“开平碉楼与村落”便坐落于此。此外,强亚村独特的侨乡饮食文化和民俗文化也得到良好的传承发展,吸引侨心回归,凝聚侨力振兴乡村。

  夜幕降临,记者看到,强亚村下辖的祖宅村亮起华灯,成排的华侨建筑在流光溢彩中显出独特魅力,还有星级“网红”厕所等,吸引着仍在村里流连的游人举起手机拍照“打卡”。不远处的民宿也开启夜间模式,热闹非凡,歌声缭绕,住客们围坐聊天,别样的乡间年味愈发浓郁。

  据介绍,祖宅村在侨胞、村民的大力支持下,近年来通过整治人居环境实现蝶变。比如,成功引入大型民宿项目,创新采取“保底+分成”模式提高村民收入;利用旧瓦、旧红砖打造“网红”旅游厕所,荣获2020年度世界景观建筑奖最佳小建筑。“如今逢年过节,村里热闹很多,车来车往,人气旺。村民们的心也凝聚起来了,在家门口就能创业就业。”方华仰说。